外伤骨折凝血功能等常规实验检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时间:2022-02-24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分析外伤骨折凝血功能、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的改变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股骨骨折、长骨骨折、非长骨头患者与健康人群共400例,每一类人群为100例,用生化检测仪器以及血凝仪器分别对其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化部分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D二聚体指标等,分析四组凝血指标情况与凝血功能异常情况。结果 非长骨骨折患者体多项指标没有显著变化,其他患病人员的检测指标都出现改变,且股骨骨折患者体内的白细胞、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纤维蛋白原定量和D二聚体的指标变化和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其他骨折患者部分检测指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外伤骨折患者自设机体受到一定的功能障碍,尤其是股骨骨折患者面临着血栓前状态,且存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当骨折患者术前,应及时止血和其他处理,防止骨折患者预后功能。
关键词:外伤骨折 凝血功能 实验检测 改变 临床意义

外伤引起的骨折影响因素主要是意外事件,外伤性股骨骨折疾病往往是高程度的创伤导致,所以病情相对严重一些,集中出现在青壮年人群身上。中老年人群出现股骨骨折的现象十分常见,这种情况与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有较大关联[1-2]。如果处理欠妥,则很容易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其致残率与致死率均很高。而颅底骨折为一种特殊类型,很容易引起脑损伤与颅内大出血等情况,经常并发脑挫伤、鼻眼损伤等症状,患者随时有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而为了分析外伤骨折凝血功能等常规实验检测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本院选取近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400例人员,对其进行凝血功能、血常规功能以及肝肾功能层面的检测,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生化检测仪器以及血凝仪器分别对股骨骨折、长骨骨折、非长骨头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检测,每一类人群为100例。所有的疾病者均属于外伤骨折患者,其中股骨骨折患者平均年龄50岁、长骨骨折患者平均年龄38岁、非长骨骨折患者平均年龄36岁,对所有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要求接受检查的患者在抽血之前的1周内不可以服用和肝功能以及肾功能相关的药物,禁食超过12 h,尚未饮进高蛋白食物,排除感染性疾病以及妊娠情况等。所有的100例健康人群中,男性38人、女性62人,平均年龄40岁,均属于自主健康献血者。疾病组与健康组人群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检测基础设备与试剂
设备:来源于日本的1800全自动血分析仪器、罗氏的D800全自动生化仪器和Sys-mex的CA-1500型号的全自动凝血仪器。试剂:生化检测试剂、血常规检测试剂、血凝检测试剂与质控液等[5]。
1.2 方法
1.2.1 检测项目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化部分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D二聚体指标等[5]。
1.2.2 检测流程
血常规和生化分析以及凝血质控按照仪器与试剂的实际需求实施。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组与患病组凝血指标检测情况
股骨骨折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和D二聚体的数据明显大于非长骨骨折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明显大于健康组和其他患病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健康组与患病组凝血指标检测情况对比

2.2 患病组患者凝血检测异常情况
患病组患者凝血各项指标的异常率最高是股骨骨折、之后是长骨骨折,最后是非长股骨骨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患病组患者凝血检测异常率对比[n(%)]

2.3 健康组与疾病组血常规和生化检测情况
健康组人群白细胞数值为(4.78±1.40)×109/L、肌酐数值为(86.50±12.90)μmmol/L、丙氨酸转氨酶(22.30±15.80)U/L、天冬氨酸转氨酶(29.80±8.88)U/L;股骨骨折白细胞数值为(15.73±3.22)×109、肌酐数值为(160.50±20.60)μmmol/L、丙氨酸转氨酶(18.30±11.80)U/L、天冬氨酸转氨酶(40.80±9.98)U/L;长骨骨折患者白细胞数值为(10.47±1.38)×109/L、肌酐数值为(123.60±15.90)μmmol/L、丙氨酸转氨酶(18.30±6.80)U/L、天冬氨酸转氨酶(28.50±7.48)U/L;非长骨骨折患者白细胞数值为(4.99±1.87)×109/L、肌酐数值为(84.20±11.80)μmmol/L、丙氨酸转氨酶(20.40±10.90)U/L、天冬氨酸转氨酶(27.90±9.00)U/L;股骨骨折患者与长骨骨折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与肌酐和健康组人群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股骨骨折患者体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大于其他人群,P<0.05,受伤程度比较严重。

3 讨论

3.1 外伤骨折凝血检测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
骨折为骨科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常见诱发因素之一,可以将骨折看成是静脉血栓发生的始动因素,其容易引起发生各种病理改变,进而促进血栓形成,并且骨折自身也能导致血栓形成。外伤性骨折和围手术期凝血以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改变,甚至血栓的产生都得到一定的关注[6]。相关资料显示,骨折后因为机体的应激反应会引起患者自身出现病理生理的变化,涉及血小板计数、凝血数据的改变[7-9],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定量增加比较显著。骨折疾病可能导致肢体发生明显水肿,进而损伤或者压迫静脉,进而导致静脉内血流速度减缓、血管内皮及内膜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激活相应的凝血系统,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骨折也可能导致机体大量失血进而血容量明显不够应激状态下外周、静脉血流量显著减少,血流速度减缓,以致血小板聚集、吸附在细胞壁;骨折创伤后发生的炎性反应及炎性因子释放也容易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最后诱发血栓形成[10-11]。
本组研究资料中,非长骨骨折患者的多种凝血指标和健康组人群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代表没有出现明显的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现象。然而在长骨骨折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定量以及D二聚体浓度大于健康组与非长骨骨折患者,说明长骨骨折损伤程度比较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活,增强纤维蛋白降解的效果[12]。股骨骨折的凝血功能损伤程度最为凸显,也就是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定量以及D二聚体和血小板显著大于健康组人群和其他患病组。而血小板增多表明其活性增加,引出消耗量的增加、纤维蛋白原定量对于血管损伤的时间明显增加、D二聚体代表着机体出现血栓现象,最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增加,引起凝血因子的使用,总之骨折患者存有的一定的血栓前状态[6]。
3.2 外伤骨折血常规以及生化检测指标改变的意义
创伤性骨折由于创伤之后的应激反应,会出现机体器官功能性的变动,往往伴随着继发性脏器缺血与缺氧情况,此种应激性功能的变化如没有及时治疗,会造成机体的脏器损害[8]。本研究中,股骨骨折、长骨骨折患者的白细胞与肌酐显著大于非长骨骨折与健康人群,且股骨骨折患者体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大于其他人群,表明股骨骨折以及长骨骨折患者和非长骨骨折的患者对比,受伤的情况比较严重,治疗流程比较烦琐,尤其是股骨骨折机体自身的应激性功能出现变化,明显增加纤维蛋白原定量[2]。
通过研究,采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生化检测仪器以及血凝仪器分别对股骨骨折、长骨骨折、非长骨头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检测,每一类人群为100例,研究结果表明,股骨骨折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和D二聚体的数据明显大于非长骨骨折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明显大于健康组和其他患病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病组患者凝血各项指标的异常率最高是股骨骨折、之后是长骨骨折,最后是非长股骨骨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骨折患者与长骨骨折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与肌酐和健康组人群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股骨骨折患者体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大于其他人群,P<0.05,受伤程度比较严重。即非长骨骨折患者体多项指标没有显著变化,其他患病人员的检测指标都出现改变,且股骨骨折患者体内的白细胞、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纤维蛋白原定量和D二聚体的指标变化和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其他骨折患者部分检测指标存在差异(P<0.05)。统计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不难发现在股骨、长骨骨折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定量显著增加,该项指标自身就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当机体发生肿瘤、炎性反应或者创伤时,其水平就会升高,其能够直接参与机体凝血过程,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促进凝血过程,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3]。且现已经证实,纤维蛋白原定量是对血浆黏度形成影响最大的血浆蛋白,当其水平增加时会造成血液黏度增加,此时血栓形成的概率会进一步增加。并且既往有学者指出,可以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作为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性长骨骨折以后容易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另外,纳入本次研究的股骨骨折病理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指标异常情况,但机体肝肾功能受损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会进一步增加,鉴于以上情况,临床医师应重视检查外伤骨折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观察其改变情况,重视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将静脉血栓发生率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证外伤骨折患者的生命安全,通过规范化治疗促进其康复进程,改善预后,优化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