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临床价值探析

时间:2022-01-17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分析探讨妊娠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贫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血常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贫血类型,比较不同孕周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及贫血类型。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产检的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 妊娠贫血患者的RBC、Hb、HCT、MCV、MCH、MCHC、RDW检测值与正常孕妇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其中,贫血孕妇的MCH、MCH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体而言,贫血孕妇为(22.86±2.42)pg和(298.98±89.27)g/L,正常孕妇则为(30.98±3.46)pg和(320.87±67.2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RDW指标上贫血孕妇高于正常孕妇,即贫血孕妇为(19.43±1.54)%,正常孕妇为(12.32±0.48)%,差异显著。最后,我们认为,孕周增加,中重度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增加。结论 对妊娠贫血患者的孕期开展连续的血常规检验,有利于患者治疗方案、营养方案的调整,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降低因贫血导致的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关键词:妊娠贫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贫血类型

作为一种多发性血液疾病,贫血指的是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严重降低的情况[1]。贫血患者常常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耳鸣、浑身乏力等多种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而在妊娠女性中,受孕期身体变化、营养需求改变等的影响,贫血十分常见。有数据显示,5%左右[2](另有研究认为是3%以上[3])的孕妇合并贫血的发生。妊娠贫血作为一种高危妊娠因素,不仅容易诱发妊娠高血压、心脏病乃至休克症状,增加孕妇的分娩风险,还会导致胎儿贫血、宫内窒息等不良结局,严重影响胎儿的发育,中重度妊娠贫血对胎儿的影响尤其体现在神经系统、智力水平上[4]。因而,对妊娠贫血的患者进行定期血常规检测无论对于母体还是胎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妊娠过程中,产妇机体血循环需要与胎盘血液循环的变化而相适应。此时,血浆容量将升高,血容量增加也会进一步稀释血液,这就会引起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血红细胞浓度异常,产妇发生贫血问题[2]。如果产妇长期贫血,则会导致胎儿成长发育受到影响,必须及时开展治疗,提升母婴安全。本文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贫血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孕期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并与正常孕妇的检验结果进行对照,旨在研究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对妊娠贫血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贫血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合并贫血的典型症状,同时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妊娠贫血的临床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b)水平<110 g/L[5];各项临床资料完整有效,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合并血液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表达或意识障碍的患者;孕前即合并贫血的患者;有贫血家族遗传史的患者;近期有贫血治疗史的患者。
贫血患者的年龄在20~41岁,平均年龄为(30.20±3.70)岁。其中,孕早期(孕12周及以下)的患者8例,平均年龄为(29.90±3.10)岁;孕中期(孕13~27周)的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30.60±3.60)岁;孕晚期(孕28周及以上)的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30.90±3.80)岁。另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其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为(29.90±3.50)岁。其中,孕早期9例,平均年龄为(29.10±3.60)岁;孕中期21例,平均年龄为(31.20±3.00)岁;孕晚期20例,平均年龄为(30.50±3.50)岁。不同孕期的妊娠贫血患者、正常孕妇在基础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择在清晨空腹条件下采集各组孕妇的血液样本,行血常规检验,采血位置为肘静脉,采血量为2~4 m L,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置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充分混合凝集后,使用迈瑞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试剂盒行血液检验,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妊娠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记录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贫血类型,比较不同孕周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及贫血类型。同时记录正常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并与妊娠贫血孕妇进行对照分析。其中,RBC的正常参考是3.5×1012~5.0×1012/L;Hb的正常参考是110~160 g/L;HCT的正常参考是37%~47%;MCV的正常参考是80~100 f L;MCH的正常参考是27~34 pg;MCHC的正常参考是320~360 g/L;RDW的正常参考是10%~16%[6-8]。贫血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9]:Hb检测值在91~109 g/L为轻度贫血,Hb检测值在61~90 g/L为中度贫血,Hb检测值在60 g/L及以下为重度贫血。贫血类型的判断标准[10]:MCV检测值在80 f L以下为小细胞性贫血;MCV检测值在100 f L以上为大细胞性贫血。
1.4 统计方法
采用S P S S 2 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率(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孕期妊娠贫血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贫血类型分析
50例妊娠贫血的患者经检查,共检出轻度贫血患者41例(占比82.00%),中度贫血患者8例(占比16.00%),重度贫血患者1例(占比2.00%)。8例孕早期贫血患者中,共检出轻度贫血患者8例(占比100.00%),中度贫血患者0例(占比0),重度贫血患者0例(占比0);20例孕中期贫血患者中,共检出轻度贫血患者17例(占比85.00%),中度贫血患者3例(占比15.00%),重度贫血患者0例(占比0);22例孕晚期贫血患者中,共检出轻度贫血患者16例(占比72.73%),中度贫血患者5例(占比22.73%),重度贫血患者1例(占比4.55%)。随着孕周的增加,中重度贫血的占比显著升高。
患者的MCV结果对其进行分类,则小细胞性贫血患者26例(占比52.00%),大细胞性贫血患者19例(占比3 8.0 0%),其他类型贫血患者5例(占比1 0.0 0%)。8例孕早期贫血患者中,共检出小细胞性贫血患者6例(占比75.00%),大细胞性贫血患者2例(占比25.00%),其他类型贫血患者0例(占比0);20例孕中期贫血患者中,共检出小细胞性贫血患者15例(占比75.00%),大细胞性贫血患者2例(占比10.00%),其他类型贫血患者3例(占比15.00%);22例孕晚期贫血患者中,共检出小细胞性贫血患者5例(占比22.73%),大细胞性贫血患者15例(占比68.18%),其他类型贫血患者2例(占比9.09%)。随着孕周增加,大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增加,孕早中期,以小细胞性贫血为主,而孕晚期则以大细胞性贫血为主。
2.2 妊娠贫血患者与正常孕妇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
比较妊娠贫血患者的RBC、Hb、HCT、MCV、MCH、MCHC、R D W检测结果,可见妊娠贫血患者的R B C、H b、H C T、M C V、M C H、M C H C均显著低于正常孕妇,而R D W则显著高于正常孕妇,即贫血孕妇为(19.43±1.54)%,正常孕妇为(12.32±0.48)%,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妊娠贫血患者与正常孕妇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尤其是缺铁性贫血与巨幼性贫血发病率更高,缺铁性贫血指患者合成的铁元素的量降低,患者的机体长时间处于缺铁状态,对Hb合成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引发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巨幼性贫血主要是指患者机体中缺少叶酸或者维生素B12。贫血在临床上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乃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致常见的症状;苍白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此外,贫血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红细胞增生不足、消耗增加,但有共同临床表现的疾病。贫血的类型不同,对患者的影响不同,血液中相关指标的改变程度有所区别,治疗上也需要做到对症。
妊娠贫血的发生原因在于妊娠期间,母体是胎儿全部营养的来源,为了保证胎盘的血循环正常,母体血液中的血浆增加,导致血液中Hb的水平降低。在不同孕期,机体的变化情况不同,贫血的严重程度、类型都有一定的区别。妊娠期贫血对产妇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导致分娩期安全性降低,甚至会引起产妇流产、早产。由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产妇贫血情况的筛查,早日开展贫血症状的改善治疗,促使妊娠期产妇的安全。对产妇进行血常规检验是基础的方案,具有便利性、准确性的优势,能够反映出产妇的贫血症状。在多项红细胞参数的联合分析下,可以确定贫血类型、贫血严重程度,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血液中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携带氧分子,该指标的正常范围在110~150 g/L,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标将低于正常水平,可说明产妇的血液细胞含氧量低。此外,在红细胞和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对比中,可以得出更为具体的结论。对于血细胞不稳定的患者,则需要在检查前禁食、禁水,在第2天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血液检验是临床上诊断贫血患者的重要方法,特点是准确率高、方法简单,很适合基层医院的贫血筛查[11]。根据患者贫血类型及出现的症状及时对血液进行分析,可以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数据的参考[12]。同类型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指标,与健康孕妇存在差异,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贫血的参考之一。在平时的血液检验中,要重视不同贫血患者血样指标的差距性,根据指标情况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本文比较了妊娠贫血患者与正常孕妇的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发现二者均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对不同孕期贫血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类型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可见孕早中期,患者多以轻度贫血、小细胞性贫血为主,而孕晚期,患者中中重度贫血的发生率增加,主要贫血类型也变成了大细胞性贫血。这是由于在孕早期,孕妇多有比较严重的妊娠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现象,消化差、吸收差,机体的营养供给不足,铁元素缺乏;而到孕中期,胎儿在极速生长的过程中,对铁元素的摄入量有更多需求,单纯的饮食摄入无法满足胎儿的生长需求。因而,孕早中期都以缺铁性贫血为主,铁元素作为血红蛋白合成的主要原料,其摄入量不足虽然其对红细胞的分类增殖影响不大,但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降低,红细胞体积减小,形成小细胞性贫血[11]。到了孕晚期,随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红细胞数量也随之降低,红细胞体积不断增加,出现大细胞性贫血,这与维生素B2、叶酸缺乏导致的细胞核DNA合成障碍有关。妊娠期叶酸的减少会导致其与糖蛋白无法有效结合,共同导致幼红细胞DNA合成减少,胞质发育受阻,同时红细胞增殖速度减缓,骨髓内异型红细胞发生损害,成熟红细胞寿命缩短[12]。
综上所述,对妊娠贫血患者的孕期开展连续的血常规检验,有利于患者治疗方案、营养方案的调整,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降低因贫血导致的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