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路径在宫外孕大出血抢救治疗中的作用

时间:2022-01-11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宫外孕大出血抢救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3例宫外孕大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21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2例,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0、7.010,P <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0,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1/22),低于对照组的33.3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9,P <0.05)。结论 为宫外孕大出血抢救治疗患者予以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量,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宫外孕 大出血 急救护理路径 抢救治疗 出血量 疼痛

宫外孕是指胚胎着床于子宫体外,也可称之为异位妊娠。宫外孕患者的孕周短,且会随着输卵管破裂、胎盘宫体分离引发大出血,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失血性休克以及死亡。随着产妇年龄的提升,宫外孕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现阶段,主要通过急诊抢救止血治疗此种疾病,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较为关键[1-2]。有学者提出,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控制失血性休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整体干预效果[3-4]。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宫外孕大出血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3例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患者均通过手术证实为宫外孕。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21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2例,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2.08±2.16)岁;输卵管破裂12例、子宫角破裂9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2.17±2.04)岁;输卵管破裂13例、子宫角破裂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年龄均在40岁以下;出血量在800 m L以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内脏疾病者;精神障碍者;病历数据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检查、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护理及对症支持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首先成立急救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成员均为护理骨干,且所有人员均需通过护理路径培训方可参加工作。通过对急救患者问题分析,制定临床护理应用策略。以患者入院各时间为纵轴,以各种护理方式为横轴,依据患者所处时间段予以各项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就诊时,快速帮患者安排抢救室,患者取仰卧位,确保呼吸通畅。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观察面色、意识、阴道出血状况,同时做好记录。对生命体征较弱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为其予以补液输血、保暖、抗感染治疗,同时遵医嘱予以强心剂干预。休克患者则需立即吸氧。术前与患者家属沟通,分析诊断结果,讲解主要治疗和护理方式。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可为其讲解疾病发展状况以及其他成功案例,通过此种方式提升其治疗信心,并针对性的实施心理疏导,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依据医师手术特点进行器械准备、物品及药物准备。所有手术器械均需提前消毒、杀菌,确保手术可顺利进行。在麻醉前,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配合转换体位。为患者讲解麻醉方式和注意事项,对于恐惧者则需进行心理辅导。术中确保护理人员和医师工作协调性。护理人员在手术时的主要职责为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检查输血质量和效果,出现问题立即报告。术后将患者转入病房后帮助其取去枕平卧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帮助患者转换体位;对严重疼痛的患者则需通过注意力转移和音乐疗法进行缓解,必要时可采用镇静药物控制。指导患者予以康复性身体锻炼,每日依据食谱摄入合理热量,有效提升营养均衡性。出院时登记联系方式,嘱其定期复查。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主要目的为指导患者家庭护理,提升恢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临床指标变化,包括出院时间、出血量。(2)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置管感染、切口疼痛、血压降低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置管感染3例、切口疼痛2例、血压降低2例,并发症发生率33.33%;观察组置管感染1例、切口疼痛0例、血压降低0例,并发症发生率4.5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9,P<0.05)。

3 讨论

宫外孕为妇产科急腹症,主要发病原因为服用避孕药、剖宫产次数较多、人流次数较多等。在发病后不仅会使产妇无法正常妊娠,而且会引起大出血、休克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5-6]。宫外孕大出血患者需立即送入医院,实施紧急急救,尽快完成手术,降低患者疼痛,挽救患者生命。
急诊护理与急救护理路径的主要区别在于: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更重视护理流程、细节、整体。在进行护理前,对患者将会出现的问题予以细分,针对各个时间段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干预方式。成立护理小组,并对所有人员进行整体培训,通过此种方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路径的有效性,确保所有措施得到落实。在患者入院就诊时,首先接受疾病诊断,护理人员则为患者予以基础干预。通过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强心针等方式有效提升患者的干预效果,避免疾病恶化[7-8]。病情确诊后为患者心理焦虑的高发期,因此在确诊后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家属沟通,讲解病情和治疗方式。同时疏导患者心理状况,通过心理干预,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并未出现抗拒治疗或护理问题,这与进行有效心理干预有重要的关系。术前实施麻醉护理、术前准备护理,麻醉时以麻醉医师为主导,配合各种措施利于提升干预效果[9]。术前通过器械准备干预可有效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以观察患者生理指标、配合手术为主,同时所有医师均配合固定护理人员,提升医护配合协调性,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术后护理更为重视并发症的控制,帮助患者予以疼痛控制和感染等并发症干预,可使患者顺利康复,避免病情恶化[10]。同时予以康复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康复效率。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信息登记以及基础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由于护理路径干预时术前进行了完善的准备,手术操作更为流畅,因此整体干预效果有显著提升,出血量也得到控制。术后恢复效果更佳则与术后护理时更为重视患者康复干预有关。护理路径干预时对细节的控制更为严格,患者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抢救成功率更高。相关研究指出,急救护理路径对提升抢救成功率有重要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为宫外孕大出血抢救治疗患者予以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量,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