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非药物治疗进展

时间:2021-01-26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疫病,在精神类药物出来之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非常少,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在精神类药物出现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药物治疗的患者的精神症状也都有较好的好转,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甚至精神状态更加恶化。抗精神类药物治疗仅能改善患者部分症状,而一些非药物性的干预手段,例如改良电抽搐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心理治疗等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因此本文对精神分裂症非药物治疗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经颅磁刺激 认知-行为治疗 经颅直流电刺激


1 电痉挛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MECT)技术是一种在传统电休克技术上改良后的技术[1-2]。MECT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通电后不发生抽搐、并发症少、更为安全、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等特点[3-4]。又因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案起效比较迅速,因此得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MECT治疗的患者治疗的疗效较好,虽然MECT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会有所损伤,但是影响不大,且为可修复损伤。在MECT治疗完成后,患者的可逆性损伤会消失,又因患者是在麻醉下进行的,无痛苦体验,依从性也会较好[5]。马文华等[6]的一项对8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现,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治疗5周后和8周后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杨红[7]的一项对4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合并心理干预与传统护理模式比较的研究发现,进行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合并心理干预后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分别为(7.45±2.53)分和(12.08±2.26)分,传统护理干预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为(8.76±3.05)分、(13.82±3.44)分。行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合并心理干预后的患者较传统治疗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显著更低(P<0.05)。MECT治疗可以减轻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焦虑等症状,且效果较好。

2 经颅磁刺激(TMS)

TMS是一种几乎无不良反应的治疗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它主要通过磁场对大脑神经进行刺激来治疗患者[8]。高频的TMS会使被刺激部位兴奋,导致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增加,经营营养因子分泌增加等[9]。TMS主要是通过电流刺激引起患者脑皮质靶点神经元去极化,常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其优点是对患者的损伤小,但是对于TM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目前尚不清楚,且认为TMS有诱发患者癫痫的可能[10]。曾晓仪[11]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高频重复TMS配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95%。钱春[12]对7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TMS配合日常药物治疗,结果发现经TMS能一定程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以及社会兴趣等,并无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安全。TMS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和社会兴趣等,常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联合应用,也有可能增强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为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提供了一个新选择[13]。

3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

tDCS作为安全、标准化的脑刺激方法成为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4]。因其安全性高、便携性好、费用低等优点,tDCS更多的被用于临床研究当中[15]。对健康人群的研究显示,阳极tDCS可以改善健康人群的工作记忆表现以及认知功能[16]。tDCS主要是通过在患者的头部安装正负电极并施加电流调节患者的大脑皮质,目前对于tDCS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尚不明确[17]。tDCS在治疗中对皮层兴奋性改变是通过直接调节静息膜电位实现的;而后效应(after-effects)则是通过调节钙离子和钠离子通道活性,以影响γ-氨基丁酸(GABA)能以及谷氨酸能等中间神经元的去极化实现的[18]。王怡然等[19]进行的一项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除社会认知外,tDCS治疗的患者在各领域分值及认知成套测验(MCCB)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采用tDCS治疗的患者当中,MCCB总分有改善的患者较MCCB总分未改善的患者基线认知功能明显更优。tDCS对信息处理速度的调控上具有一定的维持作用,值得进行较为深入和完善的研究来印证这一结论。许飞飞等[20]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案研究显示,tDCS刺激前后在3-back任务的反应正确率上,对照组的成绩为(0.32±0.21)、(0.32±0.22),真刺激组为(0.28±0.19),(0.3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98,P=0.025)。显示采用高密度的tDCS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进行刺激可以促进记忆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

4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是一种比较早的心理干预手段,最早成型于20世纪60年代[21]。CBT主要通过患者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者行为出现问题时对其进行干预,常见的用于认知干预的手段主要有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语言能力训练以及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交技能进行培训[22]。评估、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心理护理干预、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等4步是CBT技术的基本内容[23]。钟国坚等[24]在采用CBT技术对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显示,采用CBT技术进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BPRS、NOSIE、HAMD、HAMA评分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郑海红等[25]选择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采用CBT治疗和普通治疗,结果显示采用CBT治疗的患者的SAS、SDS评分小于普通治疗的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孙凤环.非药物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8,31(1):38-41.
[2]刘斯倩,马文有,张素娟,等.鼓圈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9,18(1):124-125.
[3]徐良雄,高卉,刘祖松,等.音乐治疗联合行为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3):232-234.
[4]黄志勇,王素兰,杨红利.行为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2):4-6.
[5]孙鸿逊,毛云峰,沈亦明,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68-72.
[6]马文华,高晓林,石莎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BPRS评分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10-12.
[7]杨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合并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7):155.
[8]王金德,张平,王春莲,等.长期电话随访对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9,29(4):229-231.
[9]陈丽,窦丽萍.比较心理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0):1222-1225.
[10]段惠峰,甘景梨,祝希泉,等.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疗效[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0(11):895-897+901,
[11]曾晓仪.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4):21.
[12]钱春.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0):39-40.
[13]姚雪阳,汤世明,蔡枫,等.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40-41+45.
[14]陈俊名,董再全,徐皓,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老年精神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风险评估[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1):27-29+43.
[15]缪世盼.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对复发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0,19(18):291.
[16]夏金红,刘少如,杨雪珍.家属全程陪护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自知力、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12):1663-1664.
[17]韩毅,左津淮,安旭光,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非药物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9,17(10):24-25.
[18]罗爱军,陈哨,单超.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非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8,40(17):2683-2687.
[19]王怡然,李伟,蒋江灵,等.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4周随访[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8,18(4):229-234.
[20]许飞飞,何孔亮,王璐,等.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28(8):699-704.
[21]彭宗禹,彭睿,朱二龙.非药物整体调序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疗效、安全性及性能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653-659.
[22]吴莉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现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2(1):117-120.
[23]孙喜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病人的研究进展[J].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7,26(1):48-50.
[24]钟国坚,杨润莲,容兆珍,等.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6):90-95.
[25]郑海红,奚巍,李小娟,等.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分析[J].家庭医药,2018,17(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