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时间:2020-10-27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探讨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以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9月,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两种护理模式,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医生到位时间、到院至CT检查时间、NIHSS评分、BI。结果 观察组医生到位时间(5.21±0.34)min、到院至CT检查时间(17.47±2.76)min和到院至CT报告时间(37.89±3.41)min均短于对照组(12.48±0.76)min、(29.87±2.47)min、(43.28±3.56)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25、13.577、13.789,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24 h后NIHSS评分(4.17±2.31)分和BI(57.86±5.24)分优于对照组(9.58±2.76)分、(46.83±5.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3、5.213,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90.00%)、病死率(3.33%)、致残率(6.66%)优于对照组的76.67%、16.67%、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下,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使用抢救医用设施,在第一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抢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在对应程度上提高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 成功率 应用效果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病症[1],在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的情况下,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继而表现出各种临床症状,该疾病属于脑血管疾病类型,在发病时,需要将患者立即送至医院进行抢救,若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抢救成功率也会随之降低。就目前来说,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通常以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方式为主,可控制住病情的发展[2]。为了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需要对原有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优化,该次研究以2018年4月—2019年9月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主,为构建完整的急救护理体系,缩短医生到位时间、到院至CT检查时间等,以最快的速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测,并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从生命的边缘拉回,从而达到良好的抢救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以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主,在CT、MRI检查方式下,所有患者均已确诊,患者无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健全,无合并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症类型,该次实验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签字同意,共42例男性,18例女性,最大年龄为62岁,主要存在单灶性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3种病症类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
  1.2 方法
  将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对照组。待患者移送至医院后,分诊挂号,将其移送至急诊室,开展CT、MRI检查,由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与此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抢救所用到的医用物品和器械,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压、心率等,对于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医务人员需告知患者家属溶栓的治疗原理,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实施溶栓治疗。
  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观察组。首先,由经验较为丰富的医务人员共同组建专门的急诊护理流程小组,除了医生与护士外,还包括神经内科、影像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为确保各项急救护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且每人工作年限应在5年以上。其后,对小组成员展开培训,向其教授更多的急诊护理基础知识和护理技能,对以往的急诊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具有针对性地对急救护理方案进行整改,使其更具系统化、全面化特点。根据小组成员的职位、专业能力的不同,合理安排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做到分工明确,在对患者急救过程中,按照相应的流程来合理开展,努力提高各项抢救工作的实施效率和质量。其次,整个急救流程主要包括2个阶段,分别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在接受到患者家属的抢救电话后,在1 min内完成抢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急救用品的配备、空余床位的安排以及医务人员的就位等,在救护车行驶途中,医护人员应时刻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询问家属患者此时的情况,指导其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急救,主要包括体位指导、心理疏导等护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应指导家属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平躺的姿势。到达目的地后,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抬运至救护车中,实施常规吸氧,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与此同时,整理患者的基本资料,与院内急诊室医生取得联系,告知患者现在的病情情况以及年龄、性别等信息,使其做好接诊的准备。最后,救护车到达医院后,将患者移送至急救室后,由院前救治医护人员与院内急诊人员做好交接工作,由神经内科医生来实施抢救,在急诊护理人员与医生的共同配合下,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液,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考虑到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与其他科室人员进行协调后,开通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血常规、CT、MRI等基础检查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具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对于无出血征象的患者,将其移送至急救室期间,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商议是否同意静脉溶栓治疗,获得认可后,按照规定开展治疗[4]。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抢救时间指标,如:医生到位时间、到院至CT检查时间、到院至CT报告时间、到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TN)等,分别在溶栓前、溶栓24 h后两个阶段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前者最高分值为42分,分值越低,则表示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后者最高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高。统计两组患者救治成功、失败、致残对应人数,计算出对应比值,以上述指标作为该次护理效果的主要评判依据。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医生到位时间(min)、到院至CT检查时间(min)等各项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抢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由溶栓前与对照组相比较,溶栓前各项评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24 h后,两组评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24 h后NIHSS评分和BI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心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的医治,对急救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为此,需要对以往的基础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总结经验,将急救分为2个阶段,分别为院外急救和院内急救,各阶段急救护理流程小组成员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应相互配合,做好急救准备,明确急救工作的具体流程,高质量完成各项急救护理工作[6]。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时刻与患者家属保持通话,指导家属具体的急救措施,为医护人员到达目的地争取更多的时间。此外,院内抢救需要多个科室医护人员协同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检查,如:CT、MRI等,开设绿色通道,由神经内科医生来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控制住病情的发展,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7]。
  在该次研究当中,观察组医生到位时间(5.21±0.34)、到院至CT检查时间(17.47±2.76)min和到院至CT报告时间(37.89±3.41)min均短于对照组(12.48±0.76)min、(29.87±2.47)min、(43.28±3.56)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25、13.577、13.789,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24 h后NIHSS评分(4.17±2.31)分和BI (57.86±5.24)分优于对照组(9.58±2.76)分、(46.83±5.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3、5.213,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90.00%)、病死率(3.33%)、致残率(6.66%)优于对照组的76.67%、16.67%、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陈敏捷[8]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残疾率9.52%与死亡率0.00%低于对照组的42.86%、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一致。这说明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抢救过程中消耗的时间。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心脑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抢救过程中消耗的时间,抢救成功率较高。

  参考文献
  [1]范文博,王琳,李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6):915-918.
  [2]黄晨旭.“安脑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之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3]包凤英,纪盛章.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评估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80-81.
  [4]陈凯红.依达拉奉联合香丹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2):4619-4620.
  [5]邢文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再通后ASPECTS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江苏医药,2019,45(10):1051-1054.
  [6]周敏.急救护理综合案例工作坊对本科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D].郑州:郑州大学,2016.
  [7]袁流.急性缺血性脑梗死OCSP亚型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的研究[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9.
  [8]陈敏捷.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4):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