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溶栓联合经足背动脉+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0-09-15 所属分类 论文指导 作者有话说:期刊信息纠错
  摘    要:目的 探讨导管溶栓联合经足背动脉+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足背静脉联合下肢静脉加压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导管溶栓联合经足背动脉+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大腿和小腿的周径差(髌骨上20 cm及下15 cm)、D-二聚体(D-D)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大腿、小腿周径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D-D浓度高峰在治疗第1天出现,对照组高峰值出现在第3天;观察组第3、5、7天时的D-D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溶栓联合经足背动脉+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明显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尿激酶 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溶栓 足背静脉溶栓 患肢浅静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thrombosis of deep vein of lower extremities,DVT)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壁受损、血液高凝等。下肢深静脉血管中血液凝结,有可能使患肢出现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近年来,DVT发病率越来越高,亚洲地区每年发病率在1%左右[1]。在急性期,当患者出现血栓脱落时,容易造成肺栓塞,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容易出现远期并发症,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静脉血栓后综合征[2],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对DVT进行治疗时,溶栓治疗是一种重要手段,常用方法为系统性溶栓、导管溶栓,在对中央型及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时,导管溶栓具有较高优势;在对腘静脉下段血栓进行治疗时,经足背静脉联合下肢静脉加压溶栓具有较高优势;不同途径及方式进行溶栓治疗时,临床效果不同,目前并无统一方案[3]。经导管溶栓联合经足背动脉+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在国内临床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导管溶栓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发病时间0.3~3.0 d,平均(1.93±0.16)d;年龄38~70岁,平均(61.50±2.63)岁;左下肢34例,右下肢16例;中央型10例,混合型4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发病时间0.3~3.0 d,平均(1.92±0.15)d;年龄38~70岁,平均(61.48±2.62)岁;左下肢35例,右下肢15例;中央型12例,混合型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DVT诊断标准[4];(2)发病时间≤3 d;(3)近期未发生脑出血、心肌梗死;(4)非出血体质,未合并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溶栓禁忌证。
  1.2.2排除标准
  (1)近3个月发生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抗凝溶栓禁忌证;(2)双侧DVT;(3)Cockett综合征,单纯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血栓;(4)自身免疫性疾病[5]。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足背静脉联合下肢静脉加压溶栓治疗,选择患者足背静脉进行穿刺,且加压患肢浅静脉,在踝上5 cm、髌骨下5~10 cm分别扎止血带,采用尿激酶(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51105,规格:50万IU/支)60万U/d通过微量泵持续泵入。连续使用7 d。
  观察组采用导管溶栓联合经足背动脉+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在发病5 h~3 d实施溶栓治疗,选择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位置进行穿刺,针尖指往踝关节处,成功穿刺后进行固定,加压患侧下肢浅静脉,在踝上5 cm、髌骨下5~10 cm分别扎止血带。对患者健侧肢体股静脉植入下腔静脉滤器,若患者对侧髂静脉、下腔静脉存在血栓形成,可选取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导管“翻山”技术经健侧逆行置管,将导管送到血栓近端,在此过程中,若存在明显阻力,禁止强行推送,预防静脉受损,可通过超声引导对其方位进行调整后,完成导管推送。两组通路同时给予尿激酶,共60万U/d,采用微量泵进行持续泵入。连续使用7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大腿和小腿的周径差,大腿周径测量点为髌骨上缘以上20 cm处,小腿周径测量点为髌骨下缘10 cm处,周径差=患侧周径-健康侧周径,双侧相差>1 cm可考虑存在临床意义;比较两组的D-二聚体(D-D)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牙龈出血、血尿、变态反应、低血压)发生率。
  1.5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深静脉通畅情况完成效果判定,静脉通畅为0分,部分栓塞为1分,栓塞为2分,通畅率=(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显效:通畅率为100%;有效:通畅率为50%~<100%;无效:通畅率<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大腿、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的比较(cm,±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D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D-D浓度高峰在治疗第1天出现,并在完成溶栓后快速下降;对照组高峰值出现在第3天。观察组第3、5、7天时的D-D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D水平的比较(mg/L,±s) 
  
  2.3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DVT在临床中较多见,且极易合并肺栓塞,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7]。对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在临床中较常见,具有明显效果[8]。采用传统溶栓方法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对患者实施全身溶栓,所需药物剂量较高,但是局部药物浓度较低,因此溶栓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大量并发症发生[9]。近年来,导管溶栓较常用,且发挥了重要的临床作用,对患者治疗效果显着[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D-D浓度高峰在治疗第1天出现,对照组高峰值出现在第3天。观察组第3、5、7天时的D-D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将溶栓导管放置到血栓中,因导管带有金属内芯,可使顶端封堵,药物由溶栓侧孔进行持续性喷射,可使药物与血栓进行有效接触,提高溶栓效果,且对静脉瓣膜功能进行有效保护,利于侧支循环有效开放,对于循环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促进肌肉泵功能恢复,且能够预防全身用药而导致大量副反应的发生[11]。通过逆行“翻山”置管溶栓,能够避免多次穿刺而导致患者严重痛苦,且对于患者术后体位改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2]。但“翻山”置管时,导丝逆行需经静脉瓣膜,导致阻力增加,如必要可通过翻山鞘、球囊扩张进行配合,预防静脉瓣遭受严重损伤[13]。D-D显示机体中存在纤维蛋白形成、溶解情况,甚至反映纤维蛋白溶解亢进[14]。在实施溶栓治疗时,D-D浓度会显着上升,表明溶栓效果良好,若浓度升高或是下降速度较为缓慢,有可能是因溶栓药物使用剂量不足,或是置管位置不佳,需及时合理调整[15]。
  综上所述,导管溶栓是近些年来较为常用的溶栓方式,导管溶栓联合经足背动脉+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明显效果,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诗学,毛东良,徐浩.介入插管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6):21-22.
  [2]郭洪启,李军,高照,等.导管溶栓与经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221-1223.
  [3]李文东,刘晨,姜坤,等.尿激酶快速泵入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研究[J].中华血管外科杂志,2018,3(4):204-207.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7):605-607.
  [5]文飞.尿激酶脉冲接触式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143-144.
  [6]王继光,李静,王树平,等.CDT联合机械碎栓治疗DVT的疗效及对血浆抗凝因子水平的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3):1023-1029.
  [7]李云松,刘向东,李亮,等.AngioJet血栓抽吸术在机械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9,34(6):509-511.
  [8]李飞,褚海伟,沈洋,等.置管溶栓与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安全性与疗效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28(6):668-672.
  [9]朱澄妍,张炜炜,邱君斓,等.超声引导下和无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对比研究[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9(3):195-198.
  [10]褚永新,秦锋,张雷,等.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32(3):228-231.
  [11]朴龙,李成福,朴雄,等.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1):84-87.
  [12]邝俊,李霖.导管直接溶栓与全身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对比[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4):14-16.
  [13]陈千益,王华,胡晓曼,等.老年患者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性溶栓临床治疗[J].2016,30(2):167-170.
  [14]易淑明,陈烨,郑晓妮,等.1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9):149-152.
  [15]聂中林,高涌,余朝文,等.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5):351-353.